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8日
发布平台:阿拉善新报微信公众平台
新闻回顾:最近,巴彦浩特居民李女士要搬新家,收拾家中“小药箱”时,发现一些药都过了保质期。“想着备些药,家人有个头疼脑热、消化不良时可以不用去医院,吃点药就行,没想到这么多药过期了。”在她家中,记者看到有两个很大的塑料盒,里面是各种备用药。一个盒子是大人的,板蓝根、清热感冒冲剂、咽炎片、止咳糖浆、跌打丸等等;另外一个盒子单独存放孩子的药。李女士说,临近年底,希望大家都别忘了清理家中的过期药。
其实像李女士家中存放备用药造成过期浪费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记者采访中发现,八成居民表示并不会定期查看药物保质期,甚至有些居民表示,药扔掉很可惜。说起“家庭药箱”浪费现象,居民周琳告诉记者,家里老老少少六口人,基本都是遵循“大病到医院,小病去药店”的习惯,各类常用药品常年“不断货”,特别是有时遇到药店有促销活动时,就会买一堆自己认为可能用得到的药品回家。
对此,记者走访了巴彦浩特几家药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家庭备药是一种好习惯,但要根据家庭成员情况合理配药,比如家中老年人有常见高血压或心脏、血管疾病的,可以适量备些急救用药。现在各个小区周边基本上都有药店,购买方便。“在家庭备药时,要注意保留药品说明书和外包装,3到6个月清查一次药品,尤其是老年人的急救用药更要定期检查,过期的要及时处理并更新,超过有效期或者出现变质的药品,切记不能服用。”工作人员表示。
点评:在全社会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时,药品浪费现象同样不容小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用药安全意识,适度囤药,这样才能让家庭“小药箱”做到环保、节约。据了解,虽然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生产、销售、使用都做了明确要求,但并未建立过期药物的回收制度。希望各相关部门尽早健全药品回收机制,为居民处理过期药品提供便利。
百姓留言精选:
@佑想:要适度存药,定期清理。但是如何处理过期药物呢,直接丢垃圾桶还是定点回收?
@一颗豆:不囤心不安、囤了又浪费。以后买药时还得多注意,适量备药,减少浪费。
@Molly:现在药店药品也都加入搞促销活动行列,居民要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