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3月23日
发布平台:今日阿拉善微信公众平台
新闻回顾:李彦彬是阿右旗气象局一名从业多年的老职工,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是他的标签,克勤克俭是他一直遵从的生活态度。专注地面观测业务,从摩尔密码到手摇电话机发报,再到今天的网络传输,在基层最基础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
作为全盟气象台站中的一类艰苦台站,雅布赖气象站距阿右旗气象局120公里。自2010年起,该站为了解决职工看病难、孩子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转由阿右旗气象局托管。三年前,雅布赖站由于人员紧缺,需和阿右旗气象局轮换值班。得知情况后,熟悉地面观测业务的李彦彬主动对局领导说:“让我去吧,年轻人要不断接触新的业务,雅布赖站业务单一,环境又恶劣,别的我不拿手,但地面观测业务我肯定行。”从那时起,他就一人坚守在离家百公里外的雅布赖站。
一个人的气象站里,老李成了“全能型人才”。
雅布赖地区最常见的就是沙尘和大风天气,经常屋外昏天黑地,屋里浮尘呛鼻,持续好几天。一旦遇到这种天气,每次发报都需要老李人工干预,灰头土脸、延误饭点是必然的。
家人担心他身体熬不住,多次劝他回来,他却笑着说:“这比起我当年参加工作时的那些站,环境可好多了,拐子湖的同事都能坚守,我有什么坚持不住的呢。”而那时的他,已经56岁了。
一个人工作生活,就意味着什么事都必须自己解决。雅布赖地区大部分土壤都是沙粒和盐碱地,水管经常会出现问题。于是,老李只能向当地居民和单位去借水,步行四公里的土路,老李需要停歇好多次才能将水拎回站里。别人问他苦不苦,他却说:“要是下来个女同志,一个人遇到这些问题,肯定要急哭的。我一个老头,根本不在乎这些,这点生活小问题还能找不到解决方法吗?”
如今,偌大的气象站里,只有老李和自己养的一条狗。每天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他都在不停地干预、巡检,忙起来吃饭也没个点,有时一顿饭做多了舍不得倒掉,反反复复能吃好几天,实在累了,干脆就吃几根火腿肠充饥。
有次女儿和老李视频,看见他的脸肿了,关切地问他怎么了?老李支支吾吾的说没事,后来才知道,他牙龈发炎,疼的整宿睡不着,只靠几片止疼药强撑着。家人劝他早点就医,他却觉得看牙时间太长会耽误工作。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让原本就人烟稀少的小镇突然陷入了寂静。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和外界的接触,老李将自己关在气象站里整整一个月。周边的菜铺都关门了,他每天就靠之前存下来的粮油蔬菜和老伴带来的西红柿酱度日。头发长了,他就自己用剪刀修剪,参次不齐的发型逗笑了家人,也让一直心疼他的家人,泪流满面。
老李说:“在阿拉善的41年,我走过很多站。虽然我没有高学历,但却带出过很多徒弟,他们都扎根在了阿拉善,为气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的父亲和女儿都是气象工作者,我必须将父辈的优良品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传递下去,只有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点评: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创业”是阿拉善精神的真实写照。正是千千万万个李彦彬,以坚毅挺拔、无惧寂寞的大定力,忠诚敬业,守望家园。他们的人生是那样平凡,但又充满神圣,令人敬佩。
百姓留言精选
@小熊手: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老李独自坚守的背影,让阿拉善的气象事业绽放了亮色。祝老李身体健康,生日快乐!也向每一位在艰苦环境下坚守的“老李”致敬!
@骆驼: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支撑着伟大的事业,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平平常常。41年,匆匆而过,也许很少有人记住他们,但他们是真正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