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做好“引聚留”文章 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近日,在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中试车间,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产品分析的韩焕波。他自2007年从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后,不断刻苦钻研所学专业知识,在煤化工、氟化工等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2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2021年5月,他经邀请来到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了之前制约发展的瓶颈,还带头成立了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2022年,企业将在自动化与工艺相结合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节能降耗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韩焕波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时刻保持创新思想和危机意识”,很重视人才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
据了解,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将企业财务、生产和经营有机结合,在做好内部“传帮带”培训的同时,还积极与厦门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致力于氟化盐系列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增添不懈动力。截至目前,该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有7名,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受理实用新型专利8项。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构建人才引育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在内蒙古齐晖药业有限公司,不管是中试实验室还是化验室,都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在科技创新工作负责人苏文杰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化验分析和数据总结。苏文杰说:“科技创新对企业来说,是生命和命脉,它能给企业带来生产效益,确保生产安全。”2021年4月,在江苏总部从事产品研发16年的苏文杰带着二期项目研发产品来到内蒙古齐晖药业有限公司,将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工程设备等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他与10名专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当年12月,该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了解,内蒙古齐晖药业有限公司依托总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兽用抗寄生虫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产品的同时,还积极与四川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产品,切实提高了各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苏文杰告诉记者:“2022年,我们计划再引进十几个新产品过来,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突出特色化创设品牌。”
产以才兴,才以产聚。在阿拉善高新区企业中,像韩焕波、苏文杰一样的科研人才还有不少。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做好“引”“聚”“留”文章,加快补齐人才短板,系统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将高校创新资源优势、科技人才优势与企业产业市场优势、研发投入优势紧密结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行动,制定实施人才新政,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针对不同人才群体,量身打造一系列含金量高、吸引力强、辐射面广的激励政策,为阿拉善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记者许有磊 通讯员赵小丽 王鑫 乌达木